返回

曼彻斯特工业遗产是如何实现再利用的

时间: 2017-06-13

 

    近些年,伴随全球城市间愈发激烈的竞争,在城市更新过程中,英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在工业遗产再利用方面进行了大范围的实践。

    每个城市都希望向市民、投资家和游客展现其独一无二的特点,建立强有力的辨识度。

    作为传统的工业城市,曼彻斯特的工业遗产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笔者通过阅读Reuse Of Industrial Built Heritage For Residential Purposes in Manchester(《以居住为目的的曼彻斯特工业遗产再利用》),对曼彻斯特较为经典的几个改造案例进行简单介绍,然后梳理作者笔下对于以居住为目的的曼彻斯特工业遗产再利用的一些看法。

PART I

    曼彻斯特城市更新和工业遗产改造案例

▼ 

 blob.png

两座火车站改造案例

1、(MOSI)利物浦路车站——科学与工业博物馆

    利物浦路车站是世界上第一条客运城际铁路线的车站,代表了铁路建筑的最初形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与技术价值。

▼ 

 blob.png

旧利物浦车站场景 

    借着工业与科学博物馆馆藏不够需要另觅新址的契机,车站到博物馆的功能置换既顺应了英国20世纪80年代的博物馆潮流,又将建筑本身的历史信息与工业革命的展示主题完美契合。

    所有常设展览都免费开放,并接待各年龄段的学习团体,堪称工业考古学与建筑遗产保护结合的范例。

▼ 

 blob.png

博物馆入口

▼ 

blob.png

blob.png

博物馆室内外展厅

2、中央车站——城市会展中心(G-MEX)

    中央车站曾经是英格兰西北部的运输枢纽,每天有多达400次列车停靠于此,最高时客流量达100万人次。 

    这座19世纪典型的维多利亚式车站建筑以砖与铸铁为主要材料,长169m,单拱跨度达64m,主站厅高27m,是工程史上的杰作之一,也是曼彻斯特的地标性建筑。

▼ 

 blob.png

旧中央车站 

    1978年曼彻斯特市议会将其买下,并提出将这座废弃的火车站用作集会、音乐厅、会议、展览等多功能展览中心的计划。

    服务于整个大曼彻斯特地区的G-MEX会展中心的功能设定把庞大人流与火车站巨大尺度的空间很好地结合起来。

▼ 

 blob.png

改造后的中央车站

3、凯瑟菲尔德城市遗址公园 (Castlefield Urban Heritage Park) 

    凯瑟菲尔德是曼彻斯特的内城保护区,20世纪80年代被改建为城市遗址公园(Castlefield Urban Heritage Park)。它位于布里奇沃特运河的终端,这条运河是1764年修建的全世界第一条工业运河。

▼ 

 blob.png

曼彻斯特运河、铁路、仓库分布图    

    在工业的背景下,以综合利用的方式成功实现了工业街区的保护与经济振兴。铁路遗址被改建为科学与工业博物馆,保存有完好的蒸汽铁路机和纺纱机,破旧的高价铁路、锈迹斑斑的铁桥和巨型仓库等都是其重要景观。     

    1982年,这里被命名为英国第一处城市遗址公园。 

▼ 

 blob.png

凯瑟菲尔德城市遗址公园

    在功能上,这里融入了多元主体的文化诉求和新生生活方式。通过工业文化与旅游文化叠加,将工业区改造成为保持工业特色的旅游地,游客数量超过200万,不仅激发了地区活力,还推动了内生能量的利用和物质资源的循环。

    同时,利用代表性和风格独特的建筑,吸引经济、科学和艺术的当代诉求,工业设施被转变为时尚公寓、工作室、俱乐部、城市休闲中心和艺术中心等丰富形式,并纳入到持续动态的循环体系,丰富了城市生活形态。 

▼ 

 blob.png

 blob.png

遗址公园内景

PART II

    工业遗产改造为居住区的产生背景

    作为英国的传统工业城市,曼彻斯特在二战之后经历了从繁荣到衰落,再通过转型重新回归繁荣的过程,这是一次产业经济和社会空间双重转型的深度变革。

    20世纪70年代末是曼彻斯特转型的关键节点,当时,这里主要面临多种多样的问题,比如纺织业和航运业衰退、内城居住人口减少、大量土地被弃置、房地产市场陷入停滞等。

 blob.png

曼彻斯特内城地区的工业区、住宅区、码头区和商业区在更新前的景象 

    随着时间和年代的变化,城市更新的关键词也在不断变化。

    1960-1970年的关键词是“loss of  function” 

    大范围的经济重塑和衰退危机对很多工业城市产生了很大影响,诸如矿业、机械制造、纺织业等产业纷纷倒闭和外迁,内城就业岗位锐减,大量人口外迁,出现大量失去功能的弃置土地和空置建筑物,如棉纺织厂、仓库、运河、码头、铁路站、办公楼、百货商店等。

    对此,政府采取的解决办法就是拆除老建筑,用新建筑取代,这不仅对经济产生了负面影响,也导致内城居民自豪感和归属感的缺失。

    1970-1980年的关键词是“changing attitude towards industrial buildings” 

    曼彻斯特的居民开始对战后拆除旧工业建筑和大规模开发的规划政策表示不满。

    保护的重点逐渐由特定的建筑(宗教和民族历史相关),转向普通的、和市民密切相关的工业遗产。

    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政府也意识到改造旧建筑比新盖建筑更节约成本。

    “1975年是欧洲建筑年,同年历史学家、建筑设计师、记者和规划师共同成立SBH(Save Britain’s Heritage)。保护工业建筑不仅仅是对其建筑结构、美学和历史价值的肯定,新的保护观点是把其作为普通市民生活记忆和社会历史文脉的留存来对待——‘适应性再利用’(adaptive reuse)。新产业heritage industry出现了。”

    1980-1990年的关键词是“urban regeneration and industrial heritage”

    1979年保守党掌权,其关注点从社会大众福利转向私人项目和以财产资金主导的方法,主要是以提高城市财富,增加就业岗位,吸引企业家投资为目的。

    随着城市形象的重塑,有了“城市营销(city marketing)”的概念,城市被商品化。

    1988年,曼彻斯特中心开发公司CMDC(Central Manchester Development Corporation)成立。工业遗产的改造项目都会和经济利益高度挂钩,向着能给城市产生最大经济效益的方向靠拢。

 blob.png

    索尔福德码头地区发展规划:市政府将码头地区整体买下进行重新规划,并计划拿出2500万英镑,用5~6年的时间来改善码头地区的环境和基础设施条件。目标是重新利用码头土地,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增加居住人口,发展旅游业,提升曼彻斯特的国际地位。

    此时形成了持续的办公和酒店建设热潮,住宅项目的推进也十分顺利,部分项目尝试性地将仓库改造成公寓,甚至引起了一股潮流。

    1990-2000年的关键词是“urban sustainability”

    英国城市政策提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这一观点,对既存工业遗产的投入和改造要对未来经济和社区发展有利。

    这期间发生了两件大事:一是作为英联邦代表参与1996年和2000年奥运会申办,产生巨大投资吸引力;另一件是1996市中心爆炸案,城市中心的复苏受到严重影响,急需注入信心。

 blob.png

曼彻斯特市中心重建规划实景

    新的城市政策从之前的经济利益为主转向重新激发城市中心活力,使其既具有投资吸引力,又有环境可持续性,包括社会归属感,强调混合使用(mixed uses),各种混合功能和活动使得在原有的工业生产土地上和建筑中,既有新功能的使用者,又能让原住民回到这里继续参与活动。

PART III

工业遗产改造的优势与劣势反思

优势

    第一,曼彻斯特内城实现人口增长,且通过办公项目的建设,大大增加了就业岗位,缩短了市民从家到公司的距离,同样丰富了内城的活动;

    第二,吸引投资,实现经济复苏,成功转型,重新树立城市特色和辨识度;

    第三,住在改造后的公寓和城市环境中成为一种时髦和潮流,从而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甚至是著名建筑设计师、城市设计师参与到其中来,具备可持续发展潜力。

劣势:gentrification 中产阶级化

    内城的复兴和人口增长似乎成了一个无形的中产阶级化的过程。

    所谓中产阶级化,指的是一个高收入家庭入侵低收入邻里的空间经济过程,随着入侵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内容日趋深化,最终导致区域房地产价值的整体升值。

    西方学术普遍将中产阶级化分为三个阶段:

    在第一阶段中底层艺术家进入,对破旧住房进行改造;

    在第二阶段中,高收入者被改造地段所吸引,媒体也随之进行报道;

    第三阶段,地价飞涨,居民原有的社会结构发生变化,高收入人群进入,居民和早期进入的底层艺术家被迫迁出。

    越来越多的内城居民是由年轻的、高收入的单身人士或者暂时没有孩子的夫妻组成,理由是离工作地点和社交活动地点更近。而他们所居住的空间是非常有限的。

    事实上所增长的人口大多是新迁过来的,而不是这座城市原有的居民。老人和儿童在城市更新环节中似乎也被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并且可能会造成本地居民的流失以及乡土文化的瓦解。

    作者在文末留下这个无解的问题,这是一个在各个城市快速发展和转型中都会碰到的问题。

    尽管结果无法避免,但至少我们相信中产阶级化的进度是可以把控的,城市的经济快速发展固然重要,底层市民的利益和城市本土的文脉也是不可忽视的。

 

摘自2017-03-24 钱卓珺 上海交大建筑遗产保护中心